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
见绚法师
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,观世音菩萨可说是大家最熟悉的。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广受世人的信仰,主要原因是菩萨有大慈悲、 大智慧、大愿力。所谓“千处祈求千处应,苦海常作度人舟”,若众生遇有灾厄困难时,只要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,菩萨即寻声赴感,无求不应、无苦不拔,因 此称为“观世音”。又因菩萨有大智慧,于一切事理悉皆通达无碍,能随类化身,寻声拔苦无所障碍,所以称为观自在菩萨。
观世音菩萨, 早在无量劫前即已成佛,号为“正法明如来”,因慈愍众生而倒驾慈航,随处应机说法、度化有情。《普门品》说:“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。”即是 菩萨随类化身、救度众生的最佳写照。“慈”能予乐,“悲”能拔苦,能拔除众生的苦痛、施与众生欢乐,便是慈悲。菩萨的慈悲是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,所以 行慈悲之时,不会因任何困境而退失菩提心、慈悲心。由于在因地上努力不懈,了解缘起性空之理,与十方诸佛本具的妙觉心体相应,所以只要众生起个心、动个念 都能了知,并能随类应化,拔其苦难。
一般人也有慈悲心,但是为何无法像观音菩萨一样自在变化呢?若慈悲当中夹杂了私欲、情感,就免 不了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,当条件不具足时,慈悲心便发不出来了。例如,老师对学生慈悲,但是当学生不听话、不恭敬……时,自己是否还能不断的谆谆教导,不 觉疲厌呢?或者,因个人的好恶,导致无法做出平等的对待。若欲扩展自己的慈悲心量,当观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子是我母”,发愿助他们离一切苦、得究竟 乐。
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,包含了清净智慧,慈悲的当下,反闻闻自性,如《楞严经》所说:“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;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同一悲仰。”这正是修学菩萨道的行者们所应学习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