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教故事

狮子吼

出处: 上传时间:2015-01-21 点击次数:

  狮子吼

  同一个雨季里,阿难陀因提出了一个关于缘起的问题,以致佛陀对比丘们宣讲缘缘生法的十二种因缘关系。
  
  他解说:“缘起之法理至为深奥。你们不要以为单凭一般言说开示便可以得其要领。比丘们,优楼频螺迦叶尊者能够入正法之道,都是因为闻得缘起之法。我们之中备受尊重的舍利弗尊者,也是因为听到一首有关缘起的偈语而入正道。你们需要每一刻都观想缘起之法性。当你们看到一片树叶或一滴雨点时,观想所有令这块叶和这点雨可以存在的远因近缘。你们必需知道这世界,是千丝万缕的因缘所互相牵引,交织而成的。此有故彼有。此无故彼无。此无故彼无。此生故彼生。此灭故彼灭。”
  
  “任何生灭之法,都是与其他所有的生灭之法相连。一中含多,多中含一。没有一,便没有多。没有多,便没有一。这就是缘起法的奥义。如果你们洞悉万法的性体,你们便可以超越生死所引起的所有烦恼。这样,你们才可以冲破生死的巨轮。”
  
  “比丘们,缘生法的连锁关系有很多层次,大致可以为四类,主因之正缘、增上之助缘、相续无间之行缘、和心生物象之攀缘。”
  
  “主因是世法现象生起的必需要条件。例如,一粒米,就是一棵稻米的主因。帮助增加这粒米生长成稻的种种因素,就是助缘。在这个例子里,这些助缘包括了阳光、雨水、泥土等。”
  
  “相续无间的行缘,是导致物象生起的过程中,潜伏进行着每刻微细因缘相续的因素。没有这不断进行着的过程,又或过程中受到干扰而中断的话,稻便生不成了。所有提及的物象世法,都其实是心识所产生的所也就是世法生起的基本因素之一。”
  
  “比丘们,苦恼是因为有生有死才存在的。那什么引起生和死?是无明。首先,生与死都只是心智产生的概念。这些概念,是无明的产品。当你们深切透视世法万象之后,你们便可以降伏无明,因而超越生死的概念。超越了生死之念,你们便能降伏烦恼。”
  
  “比丘们,有死之念因为有生之念。这等妄念都是来自有独立个体的‘我’这个妄见。有我的妄见,来自执取。执取的产生,是因为爱欲。有爱欲,是因为我们看不清感受的真性。看不清感受的真性,是因为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。我们被困于六根六尘的接触之中,是因为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。我们的心并不清澈平和,是因为我们的心有起行动念。心的起行动念,是因无明所致。这十二种因缘关系相互牵引,彼此密切连系。在一种因缘关系中,可以见到其他十一种关系。当中缺少了一节,其余的十一节也便不会再会存在。些十二因缘就是死、生、有、取、爱、受、触、六入、名色、识、行、无明。”
  
  “比丘们,无明乃十二因缘之始因。幸好观照缘起的法性,可以使我们能够摒除无明,超越烦恼。一个觉悟的人,可以在生死之海的汹涛骇浪上跨过,而不堕溺其中。一个开悟的人,利用十二因缘之法,如同车轮。一位觉者,虽住于世而不落其间。比丘们,不要逃避生死。你们只需把自己提升到生死之上。超越生煞费苦心,是‘真正伟大者’的成就。”
  
  在数日后的一个研法会上,摩诃迦叶尊者提醒僧众,说佛陀已曾多次宣讲缘起之法,因而此法可被视为正觉之道的核心教理。他又重申佛陀曾以一撮芦苇来比喻缘起法。佛陀当时说过,世法的存在,并非因为有个创物主,而是因缘而生的。无明引致起心动念,而这些行念又财复产生无明,正如芦苇相互倚傍而立。一枝芦苇倒下,其他的就都相应而堕。这是宇宙万象的真相,多从一生,一从多起。我们观察得够深入,便可见到一中有多,多中含一。
  
  在这同一个雨季,几个婆罗门合谋,意图诬告佛陀与一个女子发生关系而令那女子怀孕。他们找得一个名叫轻斜的年轻貌美婆罗门女子,告诉她婆罗们的争剧失势,是因为许多年青人被佛陀教唆成为他的弟子所致了保护她的信仰,轻斜便答应与他们合作。
  
  她每天前来祗园精舍,都身穿一袭美丽的纱丽,手携一束鲜花。她并不会准时前来参加法会,是只是站在法讲堂的附近,等待着信众离场。起初,当她被人问及在那儿干什么时,她总不回答,只是微笑。数日后,她开始有反应,但也只是说:“我去我要去的地方。”再过几个星期,她便开始给人含糊的答覆:“我要前去找沙行乔答摩。”最后,她又被人听到这样说:“在祗园精舍度宿,很是不错!”

备案号:蜀ICP备15010319号-3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川(2022)0000013
版权所有:四川省金堂县观音寺 客堂电话:18780109740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杨柳桥社区金堂观音寺
QQ:736661014 电话:18780109740

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169号

关注寺院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