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佛教基础

只有虔诚还不够

出处: 上传时间:2016-10-20 点击次数:

       作为佛教徒,只是虔诚还不够,必须还要修养。修养的方法甚多,第一是要调心。这个心字,佛法最着重。佛法把万法摄归色心二法,色法是属于物质的,心法是属于精神的,但一切物质的色法,都是从精神的心法所创作的,所变现的,起信论所谓“心生则一切法生,心灭则一切法灭”。因此内心的好坏,与外界的清浊,是极有关系的,故佛教基本修养的方法,先注重修心,即先把心调停好,那么其他外界一切的建设,都不成什么问题了。

  
  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”。这话证明人类的心性以及嗜欲,是种种不同的;既有种种不同的心性,也有种种不同的调心方法。调心的方法虽多,亦可摄归为五类:
  
  一、多贪众生不净观
  
  有些人,贪欲特别重,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食、贪睡,嗜欲各各不同。这个贪字,是过分的追求与争取。本来人生在世,财色名食睡,个个都要受用,个个都免不了的,那是要做得心安理得,适可而止,若是做得太过,那就成了毛病了。所以佛教之戒条,戒作无义的贪取。不过人之在世,不论其为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食、贪睡,都是为了要资养这个身体,为这个身体作奴隶,为这个身体造业,为这个身体受罪。正如老子所谓:“吾所以有大患,为吾有身,若吾无身,吾患何有”。因此佛教为破除被人执以为我而造罪业的身体,教人修“观身不净”的方法,用心思惟观察,此具身体在生之时,从头至足,一张包裹似的臭皮囊,九孔常流不净,无一美妙可贪之处。吾人三天不吃饭,饥火中烧,口腔发臭,五天不冲凉,一身秽污,不堪见闻。如果到死之时,身体青淤肿胀,臭气薰天,掩臭而过,更要怕人。想到这里,那么这身还有什么可爱,我们何必做它的奴隶,为讨好它而不惜种种服役,不择手段,造诸罪业呢!
  
  二、多嗔众生慈悲观
  
  有些人,嗔恨心特别重,或自嗔丑陋,或嗔他违逆,或起毫无理由的非理之嗔。为了嗔恨心重,自恼恼人,弄得双方都遭失和的痛苦,不得安乐。为了这些众生,佛陀教他修慈悲观,观察一切众生本性平等,原来同体,如果他们没有快乐,应设法给他快乐,有痛苦,应设法拔去他们的痛苦,使之解脱,所谓“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”。这种慈悲观时时修习,久而久之,嗔恚火的热恼,就渐渐息灭,心地清凉,自不恼人,人亦无恼了。
  
  三、多痴众生因缘观
  
  有些人,愚痴心特别重。愚痴即是无明,没有智慧,不明了人生宇宙的真理,糊里糊涂,造了恶业,也不自知。也有些愚痴的人,自作聪明,因为不明人生缘起的真理,以为世间的一切生物,死了就断灭了,什么都没有,所以什么都不怕做。也有认为今生做什么,死后也是做什么的,所以做好做坏都不要紧,都没有什么改变的。也有些自作聪明的愚人,认为人生世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出的,神赐与的,只要向神求救,做什么都不怕了。这些人的想法,佛陀认为都是错误的,所以教他们修因缘观,了知世间一切情与非情的生起,都是有它的主因与助缘和合而生的。了知因缘生法,进而了知它所生之法结局的果报,于是产了因果的观念,知道一切法生成或毁灭,都是有因果性,因善则果好,因恶则果坏,是一成不变的定律。能懂因果,畏因果,修善息恶,发生智慧,就不再愚痴糊涂,或自作聪明认邪作正了。
  
  四、多障众生念佛观
  
  业障重的人,样样学不成,样样作不通。譬如你要礼佛拜忏,偏偏头痛肚痛,你要读经听法,偏偏呵欠打盹,你想做些好事,偏偏来了许多逆缘来阻隔你,使你作不成。如果是这种多障的人,唯一方便的法门,是多念佛。一句佛号,行住坐卧,都可持念,或持名念,或默念,或金刚念,或追顶念,念得多了,业障消除,福至心灵,样样都利了。经云:“念佛一声,可除八万劫生死之罪”,如千年暗室,一灯能破,方之法力不可思议,念佛不可思议,果报亦不可思议。
  
  五、多散众生数息观
  
  有些人散乱心特别重,平时好似没有什么杂念,但到做工夫时,什么胡思乱想的杂念,都涌上来了。如果碰到这种情形,应该修数息法,坐定之后,数出入息,或数出息,或数人息,由一数到十,再由一数到十,数到几十个十,心专于此,其他妄念就停息了。
  
  从前有个修道的人,坐在山林海边修了十二年工夫,因为俗念不断,妄想纷驰,始终不能入定,颇有退心。佛陀知道此人机缘,可以得度,就化成道人之类,走到海边和他一同打坐。忽然海边沙滩上爬出一只乌龟,给海狗看到,即来食他,他见狗来,很快收藏六甲,保护自身,狗没奈何,只好走开,但龟又在爬动了,狗又来想食,龟又收藏六甲,狗又没奈何。如此情形经过多次,那修道人看到也发笑了。当时佛陀就开示道:一个修道的人,天天俗欲不断,妄想纷驰,不知守护六根,不如这只乌龟,倒能收藏六甲,保护自己的命脉。那道人听了,才醒悟自己为妄想所害,六根飘散,不能得定;于是勤恳专诚,排除俗虑,一心思惟,不久也证道了。从这故事中,我们知道心多散乱,难以入定,必须用一种方法,收摄六根,然后得定。现在佛所教诫的数息观,便是修定基本的工作。从前鸟巢禅师修数息观入定,鸟在头上作巢,生子长大飞走,他尚未出定,可见数息观法的成就,是可以借鉴的。
  
  佛教的观门甚多,众生有种种病,佛陀说种种法,而基本通俗的观法,不出上面五种。奉劝一切学佛之人,不必好高鹜远,能多修此五种浅近易作的方法,便不愁自己学佛不会成功了。
备案号:蜀ICP备15010319号-3
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川(2022)0000013
版权所有:四川省金堂县观音寺 客堂电话:18780109740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杨柳桥社区金堂观音寺
QQ:736661014 电话:18780109740

川公网安备 51012102000169号

关注寺院微信公众号